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規劃公示
《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村莊規劃(2022-2035)》經廣泛調查、論證、深化,目前,規劃編制成果已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以及《貴陽市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的相關要求,為切實增強規劃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學性,現依法組織《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村莊規劃(2022-2035)》公示活動。
公示時間:2022年6月9日-7月8日(30個工作日)
通訊地址:站街鎮人民政府
電子郵箱:375584461@qq.com;
聯系電話:82580032;
項目名稱
《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村莊規劃(2022-2035)》
村莊發展類型
杉樹村緊鄰紅楓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鎮區7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基礎設施完善,在《清鎮市市域鄉村建設規劃(2017-2030)》中定位為“重點村”。各自然村組分類詳見下表:
自然村組 | 建設類型 |
杉樹腳組 | 整治提升類 |
大坡組 | 整治提升類 |
石崗坡組 | 整治提升類 |
大新寨組 | 整治提升類 |
上土橋組 | 整治提升類 |
下土橋組 | 整治提升類 |
大寨組 | 整治提升類 |
小寨組 | 整治提升類 |
對門坡組 | 整治提升類 |
大坪地組 | 整治提升類 |
張關堡組 | 現狀保留類 |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杉樹村村域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629.4094公頃(以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為準)。
規劃期限
本村莊規劃期限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2-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
村莊發展定位
通過對杉樹村特色元素的分析,提煉村莊主導性要素,對村莊進行個性化塑造和特色提升,從而確定了村莊發展方向為打造旅游發展精品村莊,定位為:
杉樹村屬于重點村,集聚發展類村莊
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形成“一軸三區多點”產業空間布局結構:
一帶:中部沿村道的鄉村旅游發展軸;
三區:南部濱湖鄉村旅游發展區、北部生態種養融合區、中部精品果蔬種植區;
多點:大坪地景點、張關堡大坡石崗坡居民宿群景點、杉樹腳果蔬采摘體驗點、小寨楠竹景點等。
村莊發展規模及指標
人口規模:規劃至203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杉樹村現狀1166戶5211人。預測至規劃期末(2035年),按照3.5人/戶測算,村域人口規模為1360戶5900人。
用地規模:規劃期末至2035年,耕地面積為259.1811公頃;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49.8131公頃,全村人均村莊建設用地84.4290平方米/人。
指標 | 規劃現狀 | 規劃目標 | 變化量(%) | 屬性 |
戶籍人口規模(人) | 5211 | 5900 | 13.22 | 預期性 |
戶籍戶數規模(戶) | 1166 | 1360 | 17.15 | 預期性 |
常住人口規模(人) | 4936 | 5630 | 14.06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公頃) | 44.1075 | 44.1075 | 0.00 | 約束性 |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 | 243.1879 | 243.1879 | 0.00 | 約束性 |
耕地保有量(公頃) | 257.9078 | 259.1811 | 0.49 | 約束性 |
林地保有量(公頃) | 225.0120 | 217.9166 | -3.15 | 約束性 |
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公頃) | 43.5508 | 49.8131 | 14.38 | 約束性 |
農村宅基地規模(公頃) | 41.9872 | 44.8790 | 6.89 | 約束性 |
生活垃圾處理率(%) | —— | 100.00% | —— | 預期性 |
生活污水處理率(%) | —— | 100.00% | ——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
(1)本村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4.1075公頃。
(2)保護村內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態用地,分別為村域范圍沿湖側連片林地,村域范圍內紅楓湖沿線景觀水域不得進行破壞生態景觀、污染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做到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
(3)計劃實施生態保護及生態修復項目3個,包含山塘生態提升、草地還林、裸巖石礫地還林。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1)本村內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43.0794公頃,主要分布在村莊中部,其余零星分散至村域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
(2)規劃至2035年,本村耕地圖斑面積不少于251.6199公頃,凈耕地面積不少于243.1879公頃。不得隨意占用耕地。確需占用的,應經村民小組確認,村委會審查同意出具書面意見后,由鎮政府按程序辦理相關報批手續。
(3)未經批準,不得在園地、商品林及其他農用地進行非農建設活動,不得進行毀林開墾、采石、挖沙、采礦、取土等活動。
特色資源保護
(1)本村特色保護資源有紅楓湖沿線自然風光、竹山景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及駁岸修復,完善區域山水格局。
(2)控制在鄉村特色資源保護范圍內進行影響特色資源的各類建設行為,控制污染源,切斷污染物進入紅楓湖、田園與景觀水塘的途徑。
(3)基于杉樹村農旅一體化產業發展理念,,同時圍繞紅楓湖沿線水庫風光資源,打造農旅融合及觀光體驗活動。
建設空間管制
本村內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49.8131公頃,為適度提高村莊規劃的靈活性,保障零星分散的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農村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規劃預留機動指標2.4907公頃采用臺賬管理方式,暫不落用地空間布局。
(1)產業用地
村莊經營性建設用地共計15處,1.0156公頃,主要用于旅游服務及農業產業相關配套項目等,位于大坡組、石崗坡組、小寨組及杉樹腳組。經營性建設用地用途主要包含:民宿、農旅中心、旅游服務中心、餐飲示范點、農耕體驗館等旅游服務設施,。
商業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容積率不超過1.5,建筑密度不超過30%;倉儲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容積率控制在1.0-2.5,建筑密度不超過30%;產業用地調整應經村民小組確認,由村委會審查同意,逐級報村莊規劃原審批機關批準。
(2)農村住房
本村內劃定宅基地44.8790公頃,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新增宅基地每戶建筑基底面積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內,用地面積控制在170平方米以內,總建筑面積控制在320平方米以內,層數在3層以下,建筑高度不大于9.9米,在建筑形式、材料、布局上融合地方民族特色或歷史文化進行設計,使其與整體村落風貌相協調,并鼓勵創新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色彩和質感與整體村莊農房風貌一致。新申請的宅基地,應在劃定的宅基地建設范圍內,且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
(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退后2米。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垃圾收集點、公廁等基礎設施用地及綜合服務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詳見自然村組建設用地詳細布局圖,村民不得隨意占用。
規劃以節約集約用地、經濟便民為原則,相對集中、合理布局行政管理、學校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在杉樹腳組形成村莊公共服務中心。
防災與減災
(1)村民的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
(2)學校、廣場等為防災避險場所,緊急情況下可躲避災害。
農村“五治”建設
以農村“五治”建設為抓手,計劃實施治房農村五治建設項目56個,其中治房項目10個、治水項目15個、治廁項目7個、治垃圾項目19個、治風項目5個,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