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規劃公示
《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村莊規劃(2022-2035)》經廣泛調查、論證、深化,目前,規劃編制成果已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以及《貴陽市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的相關要求,為切實增強規劃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學性,現依法組織《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村莊規劃(2022-2035)》公示活動。
公示時間:2022年6月10日-7月20日(30個工作日)
通訊地址:新店鎮人民政府
聯系電話:13765847110
在公示期內,您可通過以上聯系方式發表您的意見和建議。
項目名稱
《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村莊規劃(2022-2035)》
村莊發展類型
依據《貴陽市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村莊分級分類編制引導的要求,將歸宗村發展等級定為重點村,規劃要點在于落實并補充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梳理現狀建設用地,充分挖掘利用零散、閑置建設用地,劃定村莊建設邊界,適當預留未來建設用地。各自然村組分類詳見下表:
自然村組分類 | |||||
自然村組 | 現狀戶數(戶) | 規劃戶數(戶) | 建設類型 | 特色資源 | 主要建設內容 |
麥子壩 | 37 | 37 | 整治提升類 | 耕地資源 | 村莊入口建設、配套設施 |
牛捆塘 | 37 | 37 | 整治提升類 | 金銀花 | 配套設施、金銀花烘干房 |
平寨 | 41 | 41 | 集聚發展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加工廠房 |
青山 | 30 | 30 | 集聚發展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烤煙房 |
上歸宗 | 55 | 306 | 集聚發展類 | 森林資源 | 新村居民點、配套設施、客運站 |
石板井 | 35 | 35 | 整治提升類 | 耕地資源 | 配套設施 |
長坡 | 18 | 18 | 整治提升類 | 金銀花 | 配套設施、旅游服務設施 |
和平 | 56 | 56 | 整治提升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 |
上元 | 48 | 48 | 整治提升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 |
田壩 | 56 | 56 | 整治提升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 |
下歸宗 | 51 | 51 | 整治提升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 |
新田 | 71 | 71 | 整治提升類 | 森林資源 | 配套設施、旅游服務設施 |
合計 | 535 | 786 | —— | —— | —— |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歸宗村行政轄區范圍,村域土地面積 12 平方公里,涉及現狀麥子壩、牛捆塘、平寨、青山、上歸宗、下歸宗、石板井、長坡、和平、上元、田壩、新田共計 12 個村民小組,平寨組為村委會駐地。
規劃期限
本村莊規劃期限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2-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
村莊發展定位
通過聚焦農業高水平發展,協同“烏江中游索風營湖”生態綠色空間,形成全域發展生態精品農業+構建綠色風景鏈+打造鄉村康養大平臺,實現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發展。
產業發展規劃
產業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為核心,促進農業增效、農村更美、農民增收。規劃結合清鎮市、新店鎮產業發展策略,根據村莊產業現狀、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遵循“立足本土,突出特色”原則,提出“一心、兩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結構:
“一心”:在上歸宗打造綜合服務中心。
“兩軸”:產業融合發展軸、一產提質增效軸。
“四區”:種植業發展區、加工產業發展區、旅游發展區、民生產業發展區。
村莊發展規模及指標
人口規模:預測至2035年,滿足新增人口及分戶需求,取戶均人口為4人,歸宗村總人口為3144人,總戶數為786戶。
用地規模:規劃期末至2035年,耕地面積為301.58公頃;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33.13公頃,全村人均村莊建設用地105.37平方米/人。
村域規劃指標表 | ||||
指標 | 規劃現狀 | 規劃目標 | 變化量 | 屬性 |
戶籍人口規模(人) | 2382 | 3144 | 762 | 預期性 |
戶籍戶數規模(戶) | 535 | 786 | 251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公頃) | 114.64 | 114.64 | 0.00 | 約束性 |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 | 82.19 | 80.56 | -1.63 | 約束性 |
耕地保有量(公頃) | 298.59 | 301.58 | 2.99 | 約束性 |
林地保有量(公頃) | 742.06 | 716.69 | -25.37 | 約束性 |
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公頃) | 18.56 | 33.13 | 14.57 | 約束性 |
農村宅基地規模(公頃) | 17.62 | 21.02 | 3.4 | 預期性 |
生活垃圾處理率(%) | 30 | 100 | 70 | 預期性 |
污水處理率(%) | 20 | 100 | 80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
(1)本村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4.64公頃。
(2)保護村內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態用地,分別為 長坡組北部臨近鴨池河林地、下歸宗西部山林區域,不得進行破壞生態景觀、污染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做到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
(3)計劃實施生態保護及生態修復項目3個,包括退耕還林、未利用地植樹造林、林地提質改造。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1)本村內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80.56 公頃,主要分布在 牛捆塘西部耕地、上元南部耕地、下歸宗西部耕地、新田南部耕地、石板井北部耕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
(2)規劃至2035年,本村耕地面積不少于301.58公頃。不得隨意占用耕地。確需占用的,應經村民小組確認,村委會審查同意出具書面意見后,由鎮政府按程序辦理相關報批手續。
(3)未經批準,不得在園地、商品林及其他農用地進行非農建設活動,不得進行毀林開墾、采石、挖沙、采礦、取土等活動。
建設空間管制
本村內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33.13公頃,為適度提高村莊規劃的靈活性,保障零星分散的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農村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規劃預留機動指標1.66公頃采用臺賬管理方式,暫不落用地空間布局。
(1)產業用地
根據歸宗村實際情況,規劃9處經營性建設用地,其中商業用地5處、工業用地3處、倉儲用地1處。針對新增、改擴建的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定準入項目類型、建設控制指標等控制內容。
商業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容積率不超過1.5,建筑密度不超過30%;倉儲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容積率控制在1.0-2.5,建筑密度不超過30%;產業用地調整應經村民小組確認,由村委會審查同意,逐級報村莊規劃原審批機關批準。
(2)農村住房
本村內劃定宅基地21.02公頃,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新增宅基地每戶建筑基底面積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內,總建筑面積控制在320平方米以內,層數在3層以下,建筑高度不大于9.9米,在建筑形式、材料、布局上融合地方民族特色或歷史文化進行設計,使其與整體村落風貌相協調,并鼓勵創新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色彩和質感與整體村莊農房風貌一致。新申請的宅基地,應在劃定的宅基地建設范圍內,且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
(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退后 2 米。村內供水由 新店鎮市政管網 提供,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各組設置一處小型污水設施、三格式化糞池(農房集中區域)、沿鄉村道路建設污水管道及雨水溝渠(陽溝),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村衛生室、文化活動室、養老服務站位于上歸宗組,新增廣場位于田壩、上歸宗,新增村級客運站位于麥子壩,新增社會停車場位于村委會北側,村民不得隨意占用。
規劃以節約集約用地、經濟便民為原則,相對集中、合理布局行政管理、學校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在街上一組形成村莊公共服務中心。
防災與減災
(1)村民的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
(2)村莊 上元至長坡村道沿線、麥子壩至青山村道沿線、平塘至青山村道沿線、牛捆塘至石板井村道沿線是為消防通道,該區域建筑間距和通道的設置應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不得少于 5 米,不準長期堆放阻礙交通的雜物。
(3)學校、廣場、停車場、客運站停車區等為防災避險場所,緊急情況下可躲避災害。
農村“五治”建設
以農村“五治”建設為抓手,計劃實施治房農村五治建設項目8個,其中治房項目1個、治水項目4個、治廁項目2個、治垃圾項目1個、治風項目1個,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