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沙鵝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規劃公示
《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沙鵝村村莊規劃(2022-2035)》經廣泛調查、論證、深化,目前,規劃編制成果已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以及《貴陽市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的相關要求,為切實增強規劃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學性,現依法組織《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沙鵝村村莊規劃(2022-2035)》公示活動。
公示時間:2022年6月08日-7月08日(30個工作日)
通訊地址:流長苗族鄉人民政府
電子郵箱:769278922@qq.com
聯系電話:0851-82770105/17785881709(譚宇環)
在公示期內,您可通過以上聯系方式發表您的意見和建議。
項目名稱
《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沙鵝村村莊規劃(2022-2035)》
村莊發展類型
沙鵝村所處區位位于西南部中心位置、上級規劃《清鎮市“十四五”鄉村振興發展專項規劃》中將沙鵝村定位為重點推進村、“沙鵝豆腐”作為流長苗族鄉三大特色美食之一遠銷外地,以及沙鵝村是流長鄉26個村莊中還存在趕集職能的三個村之一;因此將沙鵝村定位為重點村進行編制。各自然村組分類詳見下表:
自然村組 | 建設類型 |
街上組 | 聚集發展類 |
大田組 | 整治提升類 |
大樓組 | 整治提升類 |
平寨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一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二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三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四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五、六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七組 | 整治提升類 |
沙鵝八組 | 整治提升類 |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沙鵝村全域,面積為524.29公頃(以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為準)。
規劃期限
本村莊規劃期限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2-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
村莊發展定位
沙鵝村依托307省道將凹河自然風光、沙鵝豆腐(特色美食)等資源優勢貫穿成產業帶,并將沙鵝村建設成最完美景致、最純潔生態環境、最純真特色農產品為一體的精品農旅村莊,總體形象定位為
“春風十里·豆腐之鄉”。
產業發展規劃
沙鵝村產業布局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一核兩帶三片多點”的產業發展布局。
一核:沙鵝村街上組(沙鵝豆腐銷售點)定為沙鵝村農商旅核心
兩帶:流長旅游產業帶和沙鵝旅游產業帶;
三片:農作物種植區、高山經果林區以及蔬菜培育區;
多點:沙鵝豆腐(特色美食)、天然溶洞、凹河自然風貌、喀斯特奇特景觀、櫻花山谷等多處景觀、文化節點;
村莊發展規模及指標
人口規模:常住人口由于城鎮化現象日益凸顯,因此至2025年村寨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2025年-2035年自然增長率控制降低至3‰;村域戶籍現狀人口為3871人(2021年),2025規劃人口為3940人左右,2035年規劃人口為4180人左右。
用地規模:規劃期末至2035年,耕地面積為217.86公頃;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25.60公頃,全村人均村莊建設用地61.24平方米/人。
村莊規劃指標表 | ||||
指標 | 規劃現狀 | 規劃目標 | 變化量(%) | 屬性 |
戶籍人口規模(人) | 3871 | 4180 | 7.98% | 預期性 |
常住人口數量(人) | 2020 | 2100 | 3.96%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公頃) | 0 | 0 | 0 | 約束性 |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 | —— | 120.06 | —— | 約束性 |
耕地保有量(公頃) | 217.85 | 217.86 | 0.005% | 約束性 |
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公頃) | 24.75 | 25.60 | 3.43% | 約束性 |
村莊經營性建設用地 | 0.07 | 0.17 | 1.42% | 約束性 |
村莊居住用地規模(公頃) | 22.35 | 22.90 | 0.02% | 預期性 |
新增宅基地面積控制(平方米/戶) | 204.08 | 200 | -0.02% | 約束性 |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 | —— | 100 | —— | 預期性 |
生態保護
(1)本村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0公頃。
(2)生態環境良好需要進行保護和控制的區域,包括一二級林地等。
(3)根據劃定的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分區及前期的摸排出的整治潛力分布,結合村組、村民整治建設需求,本次村莊規劃擬規劃實施整合整治項目共計3個,其中農用地整治項目2個,整治面積73.24公頃;新增耕地項目3個,整治后預計新增耕地0.48公頃。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1)沙鵝村需落實管控要求基本農田面積為120.06公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
(2)規劃至2035年,本村規劃期耕地217.86公頃(凈面積為208.28公頃)。不得隨意占用耕地。確需占用的,應經村民小組確認,村委會審查同意出具書面意見后,由鎮政府按程序辦理相關報批手續。
(3)未經批準,不得在園地、商品林及其他農用地進行非農建設活動,不得進行毀林開墾、采石、挖沙、采礦、取土等活動。
建設空間管制
本村內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25.60公頃,為適度提高村莊規劃的靈活性,保障零星分散的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農村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規劃預留0.3公頃留白指標(其中,留白用地0.22公頃,指標留白0.08公頃),暫不落用地空間布局。
(1)產業用地
村莊經營性建設用地共計5處,包含工業用地2處0.13公頃、批發市場用地1處0.08公頃、商業用地2處0.09公頃,主要用于商貿服務及農業產業相關配套項目等,位于街上組、平寨組、大樓組以及沙鵝四組。經營性建設用地用途主要包含:豆腐加工廠、農貿市場、農村超市等商業服務設施等。
商業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容積率不超過1.5,建筑密度不超過30%;工業用地建筑高度不超過40米,容積率控制在1.0-1.2,建筑密度不超過30%;產業用地調整應經村民小組確認,由村委會審查同意,逐級報村莊規劃原審批機關批準。
(2)農村住房
本村內劃定宅基地22.90公頃,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新增宅基地用地面積標準每戶不超過200平方米,農村住宅原則上不超過3層,底層層高原則上不超過3.6米,標準層層高原則不超過3.3米,每戶建筑面積應控制在320平方米以內,可采取獨棟、聯排建的方式建設。在建筑形式、材料、布局上融合地方民族特色或歷史文化進行設計,使其與整體村落風貌相協調,并鼓勵創新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色彩和質感與整體村莊農房風貌一致。新申請的宅基地,應在劃定的宅基地建設范圍內,且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
(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退后2米。村內供水由鄉鎮供水,污水處理設施共計1個,街上組1個;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垃圾收集點、公廁等基礎設施用地及綜合服務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詳見自然村組建設用地詳細布局圖,村民不得隨意占用。
規劃以節約集約用地、經濟便民為原則,相對集中、合理布局行政管理、學校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在街上組形成村莊公共服務中心。
防災與減災
(1)村民的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
(2)學校、廣場等為防災避險場所,緊急情況下可躲避災害。
農村“五治”建設
以農村“五治”建設為抓手,計劃實施治房農村五治建設項目261個,其中治房項目1個、治水項目2個、治廁項目248個、治垃圾項目10個,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